GA黄金甲平台新闻中心

新财观 祁岚、于乐:德国绿色金融的发GA黄金甲平台展经验与借鉴(下)

2024-08-2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GA黄金甲平台GA黄金甲平台GA黄金甲平台作者: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气候组联合负责人、可持续金融项目主任祁岚

  导读: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包括绿色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是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上海正加速推进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工作,支持服务“双碳”目标。

  在此背景下,新华财经联合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推出“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系列专访活动,以期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及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目标贡献专业智慧与力量。本期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下篇主要围绕法兰克福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及对上海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建议展开,专访对象为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气候组联合负责人、可持续金融项目主任祁岚,法兰克福金融市场协会国际业务负责人于乐。

  新华财经:法兰克福作为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在提升金融中心竞争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在吸引外资金融机构、促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于乐:众所周知,法兰克福是欧洲央行、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管理局、德国央行和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的总部所在地,这些监管机构总部对提升法兰克福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至关重要。法兰克福能够成为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得益于德国较安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强劲的经济,优质的人才储备和先进的基础设施等因素。以下是我的几个观察:

  首先GA黄金甲平台,德国的监管环境稳定,透明,公平,可靠。对管辖区内的金融机构GA黄金甲平台,无论类型规模,一向采取欧盟甚至国际上都相对严格的监管标准。对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的批准和后续监管上一视同仁,不会“厚此薄彼”。即使是金融科技类的初创企业,也很难在监管上享有“特权”。

  其次,德国政府多年来在政策推广和宣传方面比较低调,但近两三年来,德国政府正逐渐“主动出击”,帮助法兰克福赢得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并取得了显著成就:自英国脱欧以来,约60家金融机构从德国金融监管局Bafin获得了新设或新增金融业务的许可牌照,包括来自美国、瑞士、中国和日本的全球巨头。法兰克福金融及相关行业新增了约3万个工作岗位。去年莱茵-美因地区有超过7万人在银行工作,预计将进一步增加。目前德国前50名中有11家是外国。

  除了政府,德国金融界各类组织也致力于团结合作,支持法兰克福提升国际影响力。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在2021年,法兰克福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欧洲总部所在地。时任德国联邦财政部长,现任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Olaf Scholz)、时任联邦司法部长、时任黑森州州长及法兰克福市经济发展局局长等签署了申请书,来自德国政界、金融界、工业界、民间社会和学术界的180多位知名人士,以及德国银行业委员会 (DK)、德国工业联合会 (BDI)、德国雇主协会联合会 (BDA)、德国证券协会 (DAI)、德国投资基金协会 (BVI)、德国协会 (GDV) 和德国公共审计师协会 (IDW)等机构都对法兰克福申请给予了公开支持。

  此外,法兰克福在今年2月被选为新设立的欧盟反洗钱局(AMLA)总部,成为欧盟在金融犯罪、融资和洗钱等问题的一个国际性联络窗口。这预计将吸引众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到法兰克福,以帮助快速识别非法资金流动。这次成功的申请也是基于德国财政部、法兰克福市政府和德国工商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新华财经:当前,上海正积极推进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您对上海进一步发挥国际绿色金融枢纽角色、功能定位有哪些建议?

  祁岚:相较于传统国际金融中心而言,绿色金融中心致力于将“可持续性”作为绿色基因深植于各项城市发展指标与政策措施制定中。

  我建议,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发展可以参考国际上主要绿色金融指数构建经验及评价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上海绿色金融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上海应努力提高其金融系统与金融要素市场内对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可衡量性,用具体的、细化的、构成行动力的分级指标来评估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

  通过借鉴全球领先的绿色金融中心典范,明确上海成为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长期愿景、定位目标、战略路径、主要衡量维度以及细化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这些衡量维度,便是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驱动可持续增长的关键要素,包括但不限于: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绿色经济与金融活动活跃度,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绿色金融要素市场与金融产品工具的广度和深度,国内外金融机构与专业服务机构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积极参与度,绿色金融和气候环境复合性人才的培育与聚集,深入与广泛的国际合作,可持续金融国际标准共识GA黄金甲平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和吸引国际资金的汇集等。

  有必要强调的一点,这里“绿色”一词应被赋于更广义的概念,即不仅限于ESG概念中的“E”(环境与气候),应涵含社会包容性、公正性与良好的治理架构。我们谈绿色金融枢纽建设,不能脱离社区与人的参与,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对于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消费方式的意识与理念也应被纳入综合衡量指标中。

  对于上海发挥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角色与功能定位,GF60应已汲取了很多资深专家的建议。在此,我仅就上海可以在哪些具体举措发力,提几点个人建议:

  1、上海应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先示范作用。建议上海推动财政支出的绿色化变革,充分利用绿色财税补贴、绿色政府采购等公共政策手段引导绿色投资,在推动生态修复治理、资源节约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积极发挥政府的引领示范作用。上海可参考德国政府的做法,将可持续性原则纳入其财政决策考量,将政府财政预算与可持续目标及“双碳”目标直接挂钩,并考虑在出口信贷补贴中对项目可持续性予以评价。此外,建议上海政府试点发行绿色或可持续挂钩市政债券,为上海财政绿色支出筹措专项资金。

  2、上海应加强跨部门协调与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建设,更好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赋能金融机构绿色转型。建议上海形成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合作支持绿色金融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气候、环境、碳排放等相关信息与数据,改善公共环境数据的可得性、可用性和数据质量,推动支持金融分析的公共环境数据共享。有了高质量数据支撑,进一步赋能金融机构核算其投资组合的碳排放量与碳减排量,制定低碳转型战略调整投融资结构,减少金融部门的碳足迹,开发创新的金融产品来适配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

  通过、区块链、和云计算为基础的金融科技手段,防范与管理气候环境相关的金融风险,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可持续投资决策,引导资本投向绿色企业和项目,扩大绿色普惠投融资,支持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变。此外,可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批露水平,进一步提升透明度与问责机制。

  3、上海应吸引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性绿色金融人才,服务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一项挑战是缺少复合性、跨学科的人才。绿色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蓝色金融、气候金融、碳金融这些议题不只是在“金融”前加一个时髦的前缀,它们意味着科学性、前瞻性、系统化的知识建设,需要开展金融与气候、环境与自然科学间的交叉研究。

  未来上海对于绿色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与多元化的。提高技能和教育是可持续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建议上海高校与智库加强与金融业界的联动,通过系统性的学科建设、基础研究、专业培训、研讨交流和国际合作,在高校金融专业以及金融业内推动绿色金融主流化,为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培育储备人才。

  基于此背景,我建议上海在已建立的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加强绿色金融科学与创新交流。该平台作为一个绿色金融网络体系或集群,可以强化下列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可以作为绿色金融政策与上海绿色金融枢纽建设的宣讲平台,包括定期发布上海绿色金融中心指数;

  二是作为一个绿色金融在线知识平台,与国内外智库、高校和金融市场参与者合作,开展绿色金融专业知识在线培训,推广模块化公开课程,与金融机构开展专项议题调研,并定期策划发布绿色金融主题研讨沙龙等相关活动;

  三是作为促进金融部门与产学研界的交流对话平台,比如,加强金融协会与气候环境学会之间的对接,为加强金融和环境保护之间更广泛的互动提供一个综合的平台;

  四是通过该平台加强社会公众的绿色认知与参与度,比如通过社会问卷的方式征求公众对上海绿色金融枢纽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或是政府可以为鼓励公民绿色出行与低碳实践行为发放“绿色优惠券”或绿色补贴。

  4、上海应积极发展气候适应性金融,提升韧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上海是位于气候变化敏感区域的超大型城市,正越来越受到台风、热浪、高温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在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同时,需要重视发展气候韧性金融,降低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此处“韧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上海如何韧性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挑战,如何采用系统的、基于科学风险评估的方法论,融合智慧韧性城市的理念规划,评估、更新与投资气候适应性措施,通过气候投融资机制,大规模撬动资金投资于气候适应性工程类的基础设施与非工程类的气象预警及灾害应对体系,双管齐下提升上海在气候韧性上的软、硬实力。二是金融业韧性应对气候物理风险。建议上海的金融部门与金融机构开展气候与环境相关压力测试,针对气候物理风险(包括极端灾害天气)可能会对实体经济与金融资产造成的损失以及上海金融中心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开展气候情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风将气候风险纳入管理,并积极考虑采用如巨灾、指数保险等气候灾害金融工具。

  新华财经: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是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您认为上海应该如何与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祁岚:2023年6月,中国和德国在第七次政府磋商期间签署了《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并于2024年6月在北京举行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落实推动双方深化气候保护、能源转型等领域合作,助力两国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达成共识,为中德双方推进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2023年10月,中德双方在法兰克福召开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线项声明,明确了中德之间加强绿色金融领域合作的决心。双方重申这一对话机制是中德就财金领域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开展双边沟通和政策协调的重要平台。

  上述的双边政府对话机制,为中德双方、上海与法兰克福两个绿色金融中心之间开展交流互鉴与跨境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我认为,中德双方,具体到上海与法兰克福,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要基于相互的深入了解,包括双方的金融体系、绿色可持续金融政策法规框架、市场工具与产品、欧盟及国家层面气候目标及气候立法、以及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主要参与者和利益相关方等等。在此,我建议上海与法兰克福建立一个中德可持续金融专家交流对话机制,把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的契机,深化两个金融中心的交流合作。

  自2022年以来,GIZ致力于在中德之间搭建可持续金融专家对话交流机制。期望能以GIZ开创的这一对话机制为开端,与上海和法兰克福重要的金融合作伙伴一道合作,创建一个常态化的上海-法兰克福绿色金融对话机制,加强双方资本市场、金融要素市场、银行业与保险业在内的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金融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服务商、高端智库及社会团体间就可持续议题开展交流互鉴。上海需要打响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品牌,可以借鉴或借势法兰克福这一欧洲和全球金融中心的优势,比如与法兰克福金融市场协会Frankfurt Main Finance(FMF)联合举办具有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国际论坛,进一步吸引欧洲绿色投资人关注上海的绿色发展。今年6月,FMF代表法兰克福参加2024陆家嘴论坛,作为论坛的国际合作伙伴主持“绿色金融制度创新与市场激励”主题圆桌讨论。另外,建议上海加强与中德金融经济中心(SGC)在内的法兰克福研究智库的密切合作,通过共同举办绿色金融主题研讨培训等活动,为上海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性金融人才。

  在此基础上,上海可以进一步发挥优势,促进双方企业与金融机构跨境发行与《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相一致的绿色金融产品,促进绿色资本跨境流动及投资。

  这一可持续金融专家对话机制也将有助于中德、中欧在可持续供应链关键议题上保持沟通,增进理解。特别是在欧盟密集出台可持续性披露法规(如CSRD、CSDDD、SFDR)背景下,双方加强金融机构及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方面的交流理解,将为出口欧盟市场的中国企业以及有计划在欧盟监管市场发行产品或融资的中国企业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和碳市场机制中德合作方面,建议上海借助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这一优势,与欧洲和德国方面开展对话合作,特别是与欧洲能源交易所开展实质性合作。如前所述,2023年6月,中德双方举行第七次政府磋商,并签署《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双方高层针对促进碳市场发展和碳定价的举措表示支持。在此,建议加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欧洲能源交易所的合作,通过有效地利用全球碳指数这一市场化的举措来促进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携手国际伙伴共同促进全球碳定价发展,提升中国在全球碳市场中的定价权。上海可以借助这一合作契机强化碳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联动合作,探索丰富碳金融产品,提升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核心竞争力。

  新华财经:您如何看待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将如何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和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方向?

  中国将继续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与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完善和强化,逐步与国际绿色金融准则、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基准框架(如ISSB)接轨。这将有利于建立一个高透明度和诚信度的国际绿色资本市场,为金融产品提供清晰的环境目标原则或要求,减少跨境资金流动成本。可持续信息披露将从自愿披露逐步过渡到强制性披露,覆盖从上市公司逐步扩展到中小企业。

  未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ABS、绿色REITS、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产品将不断创新,未来绿色金融产品谱系将得到进一步丰富,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提升金融产品市场的广度与深度。

  金融科技将提升数据质量、量化环境效益、管理气候转型风险,提高绿色金融业务的效率和精准度。包括、、在内的技术有机会在更多元的绿色金融场景下得到应用。比如,利用技术验证绿色债务融资产品的绿色承诺,AI分析ESG报告,助力投资者评估企业的可持续性等。

  各国将在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SFWG)、国际可持续金融平台(IPSF)、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等现有的多边平台或倡议下加强国际合作,探索有效的气候金融解决方案,推进全球金融市场向更加协同、透明、高效、普惠的方向发展,以支持全球低碳和可持续经济转型。在这一领域,建议中国与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携手推进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金融市场发展。中德可共同开展面向第三国的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能力建设。

  全球正向更广泛、深入的可持续金融领域迈进,包括转型金融、气候适应性金融、生物多样性金融、蓝色金融在内的议题日益受到关注。这些领域面临缺乏统一标准、资金缺口大、环境外部性强等挑战,但仍具有巨大潜力。以气候适应性投资为例,随着极端灾害天气频繁加剧,对于气候适应性资金的需求面临巨大缺口。在中国,一方面地方及公共资金的财政预算有限,获取资金和技术资源的渠道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投资项目的金额大、周期长、前期投入高、专业性要求强、投资风险较大,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经济效益等原因,私有部门对气候适应项目的投资动力不足,亟需加强各级政府特别是城市层面对气候适应投资的政策引导,进一步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如巨灾保险、气候指数保险等满足气候适应的资金需求。同时,可以探索采用混合融资模式进一步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优惠资本或提供的担保与信用增级等项目风险分担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增加项目吸引力,撬动私有资本投向气候适应性及韧性提升的领域。

搜索